肝胆胰外科陈哲宇教授荣获2011年度裘法祖普通外科医学青年奖
现在,很多煤炭公司都是空壳了,煤炭场子都空了,或者租出去了。
目前,学界的共识是,大规模的国有化路径会削弱市场竞争的基础,使中国市场化改革偏离正常轨道。因此,包括山西省内学者在内的多数观察者认为,2012年上半年的山西煤炭资源产能过剩,病根不在省内,而是外部整体经济周期导致的需求不足。
林永生对财新《中国改革》记者说,国进民退后的山西煤炭巨头像只大象,行动越来越笨拙,企业行为的目标函数中包含太多非市场因素,难以真正有效抵御市场风险。比如要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服务、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等,观察者称此想法难有实效。靠行政权力进行资源配置、推进国企垄断,长期看,会带来效率低下和供应短缺,煤炭资源价格势必畸形上涨,全社会都要承担很高成本。按照他的解释,山西双向价值流失是指,当全国经济形势出现衰退迹象,山西资源价格首当其冲,利润空间收窄,但是,同期购进材料价格相对上涨,形成价格倒挂。尽管市场形势堪忧,然而在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里,煤炭产业也还在竭尽全力支撑山西财政与税收。
高污染地区的呼吸道发病率近85%,尘肺病患者人数居全国前列。由于山西经济的滞后效应,随后形势更不容乐观。企业之策:抱团死扛在内蒙古煤炭中间商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三四个月前国家发改委的一些领导提出动力煤应该降200元才是回归理性,以前5500大卡的动力煤给我们的挂牌价是760元,现在降到了610元,降了150元,所以,还要继续再降50元,动力煤的价格还没到冰点,未来3个月还要继续降。
但是,这些做了半辈子煤炭,靠煤炭养活的企业们该何去何从?只有两个字死扛。自治区政府刚推出一个政策,给一些高耗能企业每度电补6分钱,就是为了增加工业用电量,实际上是一种救市的政策。现状:五分之四的洗煤厂关停京海电厂坐落在内蒙古乌海境内,取投资方北京京煤集团的京字和乌海的海字命名,这个投资30多亿元的市重点工程曾经为乌海的电力供应起到了重要贡献。高强说完苦笑了一声。
煤炭企业只能减产来应对供大于求的市场。这必然会有悖于十二五的节能减排目标。
起初是一些民营企业限产,现在一些国有企业也有了主动限产的意向。显然,说这句话时他也没有底气,就当前低迷的市场行情来看,试图利用企业的抱团来抬高跌跌不休的煤价似乎很难实现。王睿笑言,以前卖焦煤都是问浮尘和含硫量,现在直接问含热量多少大卡,也就是说把焦煤都当成普通动力煤来卖了,这在前几年焦煤价格节节攀升、高于动力煤价格两三倍的时候根本是无法想象的。电力需求不旺,在牛鞭效应的作用下,放大后传递给煤炭,直接导致煤炭的堆压。
事实上,这些抱团的企业们也没闲着。大唐电力集团某电厂厂长就对《能源》杂志记者表示:由于工业经济的低迷导致电力负荷非常不景气。高强说,到了现场才明白了这家老客户为什么突然停止采购,原来企业为了把成本控制到最低,在不断降低库存量,这家焦化厂每天要用的焦煤量是2万吨,库存竟然只有3000吨,也就是说库存只够几个小时用,他们就这样操作,因为焦煤的价格是按小时在跌。据了解,目前内蒙古鄂尔多斯的300余煤矿中,有200个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这其中也包括神华等央企在当地的煤矿。
这种类似于限产的行政手段干预只是方案之一。高强决定走一圈,唐山、秦皇岛、山西、河南、陕西一趟下来高强的心里更没底了。
不仅仅是矿工,现在连一些煤炭销售公司都在压缩用工,中间商们更是处于一种被迫滞销的歇业状态。他发现,在新汶矿业的一家焦化厂门前,送煤的车排起了长龙,物资采购员拿着现金现结。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或许煤炭的辉煌已不再。这看似红红火火的增长背后并不平静。政府推手:限产还是救市?8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出台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实施方案》,《方案》指出,2012年全国煤炭产量预期目标36.5亿吨,其中,根据分解任务,山西、内蒙古和陕西2012年产量预期目标分别为8.1亿吨、9.2亿吨和4亿吨。于是,在张旭东看来,煤炭行业经历了十年的风光后开始走下坡路,今年所谓的煤炭冰点只是开始。煤炭企业必须形成联盟,以销定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减少煤炭供应量,缓解库存积压严重、煤价持续下滑的严峻局面。现在是整个煤炭链条的渠道都搞乱了,电厂环节先限产了,煤炭的价格直线下跌,那些煤炭经营商(中间商)就有很多人把煤砸到手里,然后这些中间商不再去买煤了,而是先把手里的煤炭处理掉,就是这样一个恶性循环。
今年的煤价要比2008年奥运会过后的金融危机还要低。某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办公室主任表示担忧。
然而,目前来看,高耗能企业实施优惠电价又重新死灰复燃。王睿不仅在经营一家煤炭销售公司,而且也有一个供买卖双方交易的平台一家当地很有名的煤炭运销网站,他说内蒙古的煤炭限产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主要是煤价太低,低得超过开采成本自然就停产了。
电网给我们的数据是今年的实际发电小时数比预计的要低200多小时。按照我们的发电任务来看,到六月底应该完成一半任务,但是现在八月份了还没完成。
如果说2008年还有一些利好消息能够看得到希望的话,那么今年则看不到任何希望。作为内蒙古一家资产过2亿元的民营企业广纳集团的销售公司经理,高强曾经很风光,仅去年7月份一个月他就发出了17列车皮的煤炭,然而,今年1-7月,半年的时间仅仅发了3列,总共2.3万吨,至今1吨都没成功销售出去,一直在秦皇岛港存放着,1吨煤赔160元都没人要,存一天就多赔一天。目前煤炭市场形势严峻,煤炭价格下滑是大势所趋,必须及时调整煤炭价格,如果不把利让给客户,就会丢失市场,结果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效益丧失,以致运转失灵,关门大吉。煤价暴跌,企业限产保价却收效甚微,政府积极救市又遭受质疑,在低迷的市场下,煤企将如何度过这场寒冬?我们乌海几乎所有的焦煤企业都达成了一致协议,到明年4月前不再往外卖焦煤,一定要抱团死扛。
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副主任张宏说,谁都无法判断企业的抱团死扛能否救活市场,关键当口还要看政府推手。更多的企业把今年的9.2亿吨看成是政府发出的一种限产指令,其实,这也与内蒙古的现状相符,内蒙古煤炭局网站数据显示,全区7月份生产原煤8397万吨,比6月减少439万吨,比6月下降5.2%。
这就意味着很多人失业,因为一些煤矿员工多为临时性质,不生产的时候自然会减员。2011年内蒙古原煤产量9.79亿吨,与2010年7.82亿吨相比,增加近两亿吨,增长速度高达25.1%。
然而,这家看似前途似锦的电厂刚建成没多久就遭遇了这场煤炭危机的洗礼。不仅如此,铜、铅、氧化铝等金属产量都呈现出不同幅度的上涨。
跟乌海的高强一样,在鄂尔多斯(600295,股吧)做煤炭销售的王睿也大呼行情极度低迷,1-7月份,几乎没有交易量,甚至没人来询问关于煤炭交易的任何事情。相对于动力煤而言,焦煤价格的下跌更是急剧。不过王睿听说自治区政府正在酝酿一些政策,大意是煤矿不能停产,如果一个120万吨的煤矿开采量没达到核准的额度将收回其开采经营权。近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煤炭开发处、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到内蒙古调研,神东集团、伊泰集团、汇能集团、鄂尔多斯集团、伊东集团、满世集团、乌兰集团、蒙泰集团等纷纷提出降低煤炭税费、提高煤炭生产企业准入门槛、控制煤炭产能和产量等策略。
高强认为今年的这场煤炭危机,跟2008年扩大内需的救市政策导致的产能过剩有一定的关系。这样的产量,在2011年全国35.2亿吨原煤总产量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那么这次新的救市政策是否意味着多年后又会出现新一轮煤炭僵局?其实,为了避免恶性循环的再度出现,早在2011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发布了《关于整顿规范电价秩序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坚决制止各地自行出台优惠电价措施。但是,这些做了半辈子煤炭,靠煤炭养活的企业们该何去何从?只有两个字死扛。
高强认为今年的这场煤炭危机,跟2008年扩大内需的救市政策导致的产能过剩有一定的关系。高强说,到了现场才明白了这家老客户为什么突然停止采购,原来企业为了把成本控制到最低,在不断降低库存量,这家焦化厂每天要用的焦煤量是2万吨,库存竟然只有3000吨,也就是说库存只够几个小时用,他们就这样操作,因为焦煤的价格是按小时在跌。